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麵包師傅吳寶春的故事

 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麵包師父吳寶春的故事,但是每到九年級即將升學的此時,校長心中又會想起這位名揚國際的麵包師父,因為他的故事和我們很接近,彷彿就是鄰家孩子一樣,他非常努力,最後獲得成功,名揚國際,每次想到他,總覺得令人感動而驕傲,因此,校長想利用這個篇幅,再一次敘說他的故事。

  吳寶春是屏東鄉下窮苦的孩子,父親很早就過世了,媽媽為了養活八個孩子,每天到處打零工賺錢,吃了很多苦,吳寶春為了替家裡多賺點錢,十七歲就離開家裡,北上到台北的麵包店當學徒,吳寶春非常勤奮,舉凡搬鐵板、削馬鈴薯、切蔥、備料各種打雜的事情他都肯做,而當其他人下班後都去玩、交女朋友的時候,他每天都留下來,用剩下的一小塊麵糰開始練習麵糰、搓麵包。他把每個月辛苦所賺的錢,多數都寄回家,而且為了讓六十幾歲的母親不需再外出辛苦工作,他還跑去兼差洗車,每天到八、九點才回去睡覺。熬了四年半後,他終於當上師傅,又過了些年,他還當上了台中三大麵包店的主廚,但是吳寶春並沒有自滿,他知道世界的潮流在改變,他必須不斷的學習,才能了解更多創新的變化及做法,因此他開始讀書、學日文、學習認識微生物,後來更參加了世界麵包師傅的比賽,並且打敗了世界各國頂尖的好手,榮獲了世界冠軍。當他帶著冠軍獎盃回鄉,他已是小鎮的名人了,鄉親都以他為榮,而他也將這個獎盃獻給他已經離開人世的母親,告慰她的在天之靈。


  吳寶春的生涯故事是不是很感人,他擁有我國傳統的美德,他孝順,他勤奮,他努力學習,這些美德也是幫助他,讓他最後能夠成功的主要原因,反過來說,如果他不孝順,他就不會那麼努力工作賺錢養家,如果他不那麼努力工作、努力學習,他最後又怎麼能夠成功呢?所以,吳寶春的故事再一次的提醒我們,我們在平時所作的好表現,包括孝順、努力學習、勤奮工作,這些好的行為習慣,在未來我們進入職場時,都可能成為默默幫助我們的助力呢,使我們終有一天可以成功喔。所以,平時作好生活表現,就是在累積未來成功的資本,等到有一天資本夠雄厚了,相信成功就在眼前不遠了。